市场较小,真正有价值的画册数量有限 近日,在国内不少拍卖会上,除了书画、瓷器等常见拍卖品外,还有一个新的拍卖品种——名家画册,颇为引人注目。拍卖会上价格一再走高的名家画册也引起了扬州藏友的关注。那么,什么样的名家画册值得收藏?其未来的升值潜力又如何?收藏时,需要注意的事项又有哪些?对此,本报记者走访了相关业内人士。 民国珂罗版以及上世纪50年代的如北京荣宝斋等出版的名家画册具一定收藏价值 在网上,随便点击哪家拍卖网站,都能看到近现代的名家画册拍卖信息,这其中,既有民国的,也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,但以后者居多,而估价也是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。 据扬州一位从事多年古书收购生意的刘先生告诉记者,因为从事这个行业,所以平时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。“1950年出版的齐白石《画集》、《诗集》、《印谱》目前市场价已达到4万多元,每一本集子1万多元。”虽然如此,经刘先生之手收购并卖出的名家画册并不多。“这个市场还是比较小的,而且真正有价值的画册数量有限,稍不注意,就会折本。”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则表示:从各拍卖会上的信息来看,民国珂罗版名家书画集册,以及上世纪50年代的如北京荣宝斋、南京十竹斋出版的名家画册因为时期早、印量少,保存至今,数量不多而价格倍增。“之后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后再出版的,哪怕印刷效果好于前面的,都没有多少珍藏价值了。”业内人士说道。 收藏,首先要确定这个名家本身的艺术价值和这本画册出版的时间、出版社、质量等 “物稀为贵”这是收藏界的规则。不少名家画册价格走高也是这个原因,但作为一般藏友,对于书画、出版行情不熟悉,收藏、投资时则须谨慎。刘先生说:“收藏或投资名家画册,你首先要确定这个名家本身的艺术价值,当然如齐白石、张大千这类大名头的为好,再看这本画册出版的时间、出版社、质量等等。” 画册不同于书画,它终极的作用是用来学习,当然也有不法商人用来临摹作假。刘先生说:“它属于一个小众化的东西,所以它的价值也有限。藏友不能被拍卖会上表面的热闹所迷惑,花大价钱买一个印刷品回去。” 另外,业内人士提醒藏友,一些不法商人发现名家画册受到关注频频造假,故意用和以前画册类似的纸张再印,或以近20年的版本来糊弄,这些新版画册,尽管其印刷质量有的或许要好于之前的名家画册,但并没有多少收藏价值,因此,收藏者在投资收藏名家画册时要特别小心此类画册。
|